台大論文造假風波持續延燒,多所大學捲入風暴,教育部為亡羊補牢,請來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前主管來台上課。教育部要求各所大學至少派一人參加,並點名校長等高層出席,但位處論文造假風暴核心的台大校長楊泮池已表態不參加,其他校長也不滿「此村失火、卻要隔壁村消防演習」,質疑這是連坐。

教育部想要補台灣學術倫理的破網,大動作找校長來上課,是否用錯了洪荒之力,各界仍有不少質疑。



台灣大學論文造假風波震撼學界,教育部請來美國學術倫理辦公室(ORI)前主管John Dahlberg來台,明天在台北和台南兩地舉辦國際倫理工作坊,要求全國每所大學至少派一人參加,並點名校長、學術副校長、研發長或負責學術倫理事務主管出席;獲頂尖大學、典範科技大學及教學卓越計畫補助的大學,每校更要求至少兩名主管參加。

各大學收到教育部通知「上課」的公文,有人支持,但也有不少校長私下抱怨。一名北部大學校長就暗諷:「隔壁村失火,就要其他村子都要做防災演習嗎?」台大出事卻要其他學校校長也去再教育,簡直是「校長連坐法」。

這名獲教學卓越補助的大學校長說,學術倫理99%的人都知道,上課效果有限。廁所除臭推薦上課頂多是99.9%的人知道,「重點是誠實!不能說,村莊失火了,隔壁村莊也要消防演習」。台大出事,其他學校都要去,簡直連坐懲罰。

台大月前發生教授論文涉嫌造假風波,台大校長楊泮池也遭波及。教育部辦國際倫理工作坊,台大派出研發長李芳仁和學術副校長郭大維參加,楊泮池本人不會到。李芳仁表示,教育部應該是宣示作用,鼓勵大學須有對策,他「就當作去增廣見聞」。

元智大學校長吳志揚表示,學術倫理不只是教育、提醒而已,教育部想藉此遏阻學術倫理歪風,「效果有限」。教育部、科技部應回頭審視論文共同掛名風氣,限制掛名人數,「若真的感謝的人那浴室臭味原因麼多,就放在感謝欄就好」。

台科大校長廁所異味廖慶榮說,台科大兩年前開始要求大學部學生要上「職業倫理」課,研究所學生則要上「學術倫理」,教師有三次線上學術倫理課程。廖慶榮直言,當時決定要推這樣的課,和頂大要求大量論文產出有關,「既然鼓勵老師多發表論文,有的老師就會投機取巧了」。師生上過課後,未來若有抄襲等情事,就是明知故犯。

更多新聞請見今天聯合晚報

大樓管道間煙味

CA8C1BC3FB35BDAF
arrow
arrow

    lrb4rwq8tq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